欢迎访问中国城乡观察网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美食文化 名人动态
时事观察 女性健康
法治生活 男性健康
大型活动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黑龙江 >

生猪产业供需结构分析与展望387756(3)

时间: 2017-10-09 23:28 作者:浙江新闻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农业部以2016年1月为基期(指数为100),开始公布母猪与生猪每个月的存栏指数。其中只有2106年的6、7、8、9、10月份指数大于100,截至到最新数据2017年8月,每个月的母猪指数均低于100,且母猪指数逐月下降,说明其产能较去年是下降的。这实际上与市场表现是相违背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由于调整样本造成的数据衔接上的问题以外,我们推测更有可能的原因是农业部选取的规模猪场样本还是数量不足,大型猪场的样本缺失或者太少造成的数据失真。自2016年环保拆迁以来,生猪存栏包括能繁母猪存栏持续筑底,受此影响最大的群体是中小规模散户,尤其是100-200头母猪左右这样的猪场。而农业部恰巧把200头母猪以上这样的猪场定义为规模猪场,监测数据当中可能受环保的影响比例更大,反而环保达标的更有能力补充后备母猪的这些场的样本量不够而导致监测指标失真,失去相应的指导意义。目前情况来看,对于农业部的数据我们还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只有结合市场验证才能更好把握生猪市场走势。

  农业部淘汰母猪量的数据来源于山东临沂、河南商丘、江西上高、湖南湘潭等4个淘汰母猪集中屠宰地。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母猪的淘汰量在逐月上升,且2017年的淘汰数量远大于2016年,说明在2016年的大好行情下,人们淘汰母猪的意愿较低,淘汰量小。正是由于2016年母猪的大量补栏,生猪供给较2016年有明显的增加,生猪行情逐月走低,再加上环保期限将至,今年的母猪淘汰量逐月增加且淘汰数量远大于2016年。该数据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针对农业部存栏数据,尤其是能繁母猪的存栏是否长期处于低位,我们电话调研了产业内的一些同行。下面将他们的观点也做一个简要陈述,仅供参考。

  1. 河南某大型生猪调运商:要说环保影响生猪存栏肯定是受一定影响,但大型猪场的扩产更大,一个万头母猪场的产能基本上可以弥补一些非养殖大县因环保导致的存栏减少。再者拆迁至少有70%左右的是产能转移,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从眼前来说,现在生猪的屠宰量比去年同期要增加1/3,上量不加价,产能肯定是恢复的。

  2. 天津正大某技术经理:区域范围覆盖京津冀,目前驻点沧州市场。从公司的饲料销售量上来看,今年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针对环保的影响,北京和天津部分地区受影响比较严重,但产能转移有相当一部分。河北主要是廊坊的香河、大厂、三河几个县拆迁比价严重一些,其它地区没有什么影响。我现在呆的沧州地区相反比去年的养殖量还要大一些。温氏、牧原、唐人神(8.01 +0.13%,诊股)等集团公司在河北都在建场,部分投产,未来产能会进一步增加。现在环保唯一的担心的是冬季不能烧煤,其他替代性方案成本都比较高,如果保温措施做不好,会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3. 山东某大型玉米贸易商:我们也监测全国很多猪场的存栏数据,农业部也叫我们报数据。我个人认为农业部的数据是不太准,大型规模养殖场的产能扩张可能没计算在内。

  4. 安徽某集团猪场销售经理:2016年母猪没人舍得杀,去年从拆迁地调运母猪的车很多,加上去年母猪销售火爆,量早就上来了。今年行情不行,种猪卖不动,养殖户没人愿意补栏,对2018年的行情都不看好。但个人认为2019年的行情会好起来。

  5. 广西玉林某个体老板:自己养地方品种猪,主供天地一号。当地三五百头的养猪户很多,环保影响不大,存栏比16年要增加很多。

  五、结论与展望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尤其是畜牧业的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2017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亟待破解。基于上述矛盾和问题,国家明确指出要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稳定生猪生产,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加快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

  有鉴于此,我国生猪养殖业今后将发生一系列明显变化。第一,以全国性集团公司为首的现代化养猪模式在国内大量布局,大大提高生猪养殖效率。第二,养猪公司与农民的结合将更加紧密,专业公司提供种苗、生产资料、技术指导,合同养猪模式取代一家一户的分散养殖。第三,饲料公司向养殖端延伸,养殖端向屠宰端、品牌肉方向拓展,全产业链的构建有利于猪肉产品的信息追溯,为食品的安全性提供保证。第四,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大受欢迎。第五,为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饮食消费需求,休闲观光农业、订单式农业、品牌肉市场将大放异彩。

  总之,国内养殖业的整合步伐正在加快,养猪不再单单停留在“猪”的层面,养猪者更应该定义为“猪肉生产者”,大食品的范畴正在形成。优质安全的猪肉才是好猪肉,只有着力构建良好生态循环养殖才是畜牧养殖业的未来。

  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请作品的作者尽快与我们联系。电话:010-88388699 转 信息部。

版权和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Copyright©2022 http://www.8s8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城乡观察网 企业信息
信息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疑问联系编辑!QQ:40726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