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描述了五个关于琼州学院智慧校园情境需求,这些应用场景描述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确认师生需求,辅助确定琼州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任务的优先级排序,二是解释性说明琼州学院信息化校园建设五年后各项业务的工作场景及师生可以获得的便利。目前的场景描述并不代表未来的真实实现情境,只是为了说明建成后的智慧校园对师生员工日常工作的支持潜力。这些情境是理想化的,并且展示的仅仅是这些角色(本科生、硕士生、教师、研究人员、行政人员等)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完成日常工作的乐观掠影。
随时随地使用图书馆资源
基本信息假设
(1)本科生家庭财力可以支付(或分期付款)采购一台笔记本电脑;
(2)在提供了全校网络学习平台后,每门课程都需要通过平台提交电子版作业,每周每门课程有1~2次作业需要提交;
(3)一周会有很多时间参加社团活动、兼职等,因此会在意能否及时获得相关信息,特别是发生在校内的活动和机会;
(4)因为全校网络覆盖,图书馆数字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减少了对图书馆阅览席座的需求。
场景
陈丽坐在艺术学院一楼走廊尽头的自学区域,打开笔记本电脑,准备为暑期在家写好的论文作业添加参考文献。她首先用“用户名”登陆了琼州学院的公共无线网,进入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实际上,哪怕是在家乡,陈丽都能够进入学校的门户,使用图书馆系统查找资料 ,如图1所示。
陈丽所用的笔记本电脑是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的,学校与某电脑厂商签订了“校园笔记本推广计划”,以折扣价格支持学校的笔记本大学建设计划,并允许分期付款。陈丽通过“个人空间”可以使用琼州学院为师生提供的各种信息化服务,了解学校的最新活动,比如最近的讲座、图书馆的新书、课程的交作业提醒等 。陈丽首先打开存储在“个人空间”中作业文件 ,就像打开了本机上的一个文件一样快捷,这篇文章参考文献部分尚未标引。图书馆推荐了一个文献标引软件,这个软件有一个内置Word 软件的插件,使得在Word 文件中插入参考文献会非常方便。在陈丽查找资料的同时,“个人空间”弹出窗口提醒她有两个新讯息更新,一个是学校刚刚发布了一个学生助理招募计划,她完全申请符合条件,所以会收到这条消息;另一个讯息是“创意设计”讲座改到了周四早上。陈丽将课程日历和个人日历作了绑定,所以只要授课老师更改课程通知,她的日历中就会自动变更,并且会提醒她是否与原先的安排冲突。陈丽还将日历通知与手机关联了,这样变更会自动发送到她的手机上。
本案例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1)针对师生员工的笔记本和软件的团购计划;
(2)单点登录系统;
(3)通过无线和有线网络以单点登录方式安全进入;
(4)个人空间是无缝拼接、定制的信息环境;
(5)整合的图书馆门户支持对分散式数据库的联合搜索;
(6)通过门户、邮件或者动态消息订阅方式实现的提醒服务,聚合了多种信息源,包括来自院系和学校部门发布的信息;
(7)全校性的日历系统,整合了个人活动、学术活动和公共活动,且能够与手机等移动设备互通;
(8)管理系统通过授权可对整合的学生记录进行筛选定向发送信息
(9)允许学生更改个人信息,全校信息系统数据保持准确唯一。
不同校区同上一堂课
基本信息假设
(1)学校鼓励学生跨院系选修课程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其他院系可选课程的教学要求;
(2)琼州大学三亚校区的多间教室已具备录播功能,可以改造具备直播功用;
(3)基础课教师,如大学英语等,需要经常奔波在三亚、五指山校区之间,信息技术可以缓解这种状况。
场景
张希是琼州学院五指山北校区的一名大专学生,一直希望通过专升本进入琼州大学的三亚本部。这学期开始,琼州学院将三亚校区的几门课程列为直播课程,身处琼州学院各分校区的学生都可以选修,其中就有专升本必考的“大学英语”课程,只要在上课时间,张希来到北校区的指定教室,就可以从大屏幕上看到三亚校区的课堂,聆听三亚校区大学英语老师按专题的轮流授课,在听课的同时,如果有问题,张希和同学们还可以短信平台向老师提问,如图2所示。
以往需要来回奔波的老师们将花在路上的时间用来挑选学生精炼的文章和习题,分析学生练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随之而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教研室的老师分成了几个专题组,有的专门研究听力教学,有的专门研究阅读教学。张希和同学们也感到有了网上教学平台之后,他们将更多的业余时间花在了网上英语自测中,其中的“批改网”功能让他开学两个月就写了10篇英文作文,其中有一篇改写了20次。
本案例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1)全校(不同校区)师生都可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
(2)多个教室安装手动/自动录播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直播;
(3)个别教室具有双向对话功能;
(4)教室录播的教学实况可以自动进入网络教学平台对应课程网站,支持点播;
(5)网络教学平台支持题库系统,具有学生网络自测功能。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