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采取赊销策略的那天起,张处长和他的团队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同行打来的告警电话。部分销售人员甚至采取“盯人”战术,驻点钢铁厂以便即时要回货款。
不过,虽然如此,钢铁厂依然对此不为所动。河北武安文丰钢铁解释说,10月自己的损失超过了9400万元,而唐山的津西钢铁则说,10月,损失了1.5亿元,而亏损将持续到2009年1月。
推荐阅读
银行周刊:
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支付行业或迎寒冬
银行业2011年八大星闻
11月中旬,随着武安当地焦炭企业开始全员放假,紧张气氛四处弥漫。焦炭厂门口的小保安将这一切归罪于钢铁厂的人。“他们的炉子还在开,为什么不还钱呢?”部分焦炭公司开始想办法筹钱。为了增加企业的现金,公司甚至开始邀请钢铁厂入股合作。
随着年关临近,焦炭企业们则越发变得不耐心。唐山瑞丰钢铁常务副总裁高森表示,钢铁厂正在与焦炭企业处于交恶的状态中,因为产品回款的问题,多年的老客户也在不断的争吵之中。
张伯春说,由于前两年赚了大钱,焦炭企业今年还能亏得起,但到明年焦炭将可能毫无进项了。
与20年前异同
“企业应收应付任何时候都有,现在只不过严重了一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说。
中国冶金规划院的李新创副院长也不太认同“三角债”的说法,他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说,钢铁企业确实自己紧张,但不能完全责怪企业,大环境出了问题,高价位的原料挤压了企业的资金,企业是合理占用资金,和“三角债”还是有区别的。
“是高矿价、焦炭价格潜亏造成了'三角债’”,他说,新进的低价矿降低了成本,明年铁矿石会大降,现在运费上,巴西已经从110美元降到了不到10美元,澳大利亚从40降到了3美元,钢铁业上半年毕竟还赢利1000亿。
钢铁专家贾良群分析说,现在很多焦炭厂就是不给钱也给钢厂送,因为焦炉不能停,“三角债”的隐患不会像当年一样大,一是现在钢厂在减产减薪裁员,河北减产20%~40%,而90年代时钢厂就是不减产,硬着上;二是钢厂和焦炭企业意识到了,到了一定程度,宁可低点也不赊账,因为这次原材料降得太快,猝不及防。
他说:“我们吃过1993年钢价暴跌的'三角债’的苦。现在'三角债’比例远远低于90年代水平。鞍钢当时就是被'三角债’拖垮的,最后国家给它注资。”
曾经在鞍钢工作过的钢铁专业马中普对那次“三角债”记忆犹新,他说,鞍钢当年欠了147亿元,1994年到1996年三年间,伴随着海南房地产热,钢价从2000元涨到4000元又降到2000元,当时没有合同就给货,还是有60多亿元不了了之。当时,钢厂欠煤矿的最多,煤矿很多发不出工资,拿钢材顶账,成立钢材销售公司。
“现在大钢厂都很小心,民企可能会出事。”他说。
上一页
1
2
【作者:贾华杰 勾新雨 来源:投资者报】 (责任编辑:王凝墨)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